(服装设计学院通讯员:王袭)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维度实现协同发展,近日,服装设计学院以“美化校园环境、涵养劳动精神”为目标,组织学院学生开展日常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学院包干区清扫与教室深度保洁,以实际行动诠释劳动价值,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设计人才筑牢劳动根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校园环境的优化,更是希望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感悟“美源于实践”,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未来以匠心深耕设计领域奠定坚实品格基础。
在包干区清洁现场,一幅“全员参与、协同奋进”的劳动画卷徐徐展开。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迅速明确分工:有的手持清洁工具,对路面落叶、碎石、纸屑等杂物进行“地毯式”清扫,确保每一处角落都整洁如新;有的专注擦拭公共设施,从宣传栏玻璃到休闲座椅,从指示牌边框到花坛边缘,细致的擦拭让校园设施重拾亮色;还有的主动承担垃圾分类工作,对照分类标准精准投放,将环保理念融入劳动细节。尽管秋日微风中夹杂着些许凉意,但同学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汗水浸透的衣衫、相互配合的默契,生动展现了服装设计学院学子“敢担当、能协作”的青春风采。

图1 劳动现场
教室清洁环节,同学们更是将“设计人”的细致与严谨发挥到极致。遵循“无死角、全覆盖”的清洁标准,大家分工协作:擦拭组仔细清洁门窗玻璃、黑板凹槽、课桌椅边角,连粉笔灰堆积的缝隙都不放过;整理组有序归置讲台教具、清理抽屉杂物,让教学空间更显规整;清扫组则采用“先扫后拖”的方式,确保地面无灰尘、无污渍。

图2 劳动现场
一直以来,服装设计学院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此次日常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既是学院深化“五育”融合的具体实践,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生动课堂。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劳动意识、提升了劳动技能,更在协作中涵养了团队精神、在实践中领悟了劳动之美。
未来,服装设计学院将持续探索劳动教育与专业培养的深度融合路径,计划推出“废旧面料改造公益品”“校园服饰文化创意制作”等特色劳动实践项目,让劳动教育既“接地气”又“有特色”,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扎实专业能力与优秀劳动素养的新时代设计人才,为推动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