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学院通讯员:王袭)9月18日下午2:00,服装设计学院在清河9栋104党建活动室组织全体师生党员,共同参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主题思政大课,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师生党员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爱国情怀。

图1 观看现场
本次思政大课以线上直播与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上,主讲人围绕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要战役、英雄事迹等内容,系统回顾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深刻阐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同时,结合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强调要将抗战精神与专业学习、党性修养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图2 观看现场
学习过程中,师生党员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不时围绕“如何在服装设计领域融入红色文化”“青年党员如何以抗战精神激励自身成长”等话题展开交流。辅导员孙老师表示:“作为设计专业教育者,我们要把抗战精神中的“坚守”与“创新”融入学生管理中,引导学生用设计语言讲述红色故事,让服装成为传承文化、弘扬精神的载体。”学生党员杨紫若则谈到:“今天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光荣自豪中国人’的内涵,未来我会以抗战先辈为榜样,在专业学习中精益求精,用设计实力展现中国青年的担当。”

图3 观看现场
此次思政大课是服装设计学院推进“党建+思政+专业”融合育人的重要举措。学院党委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持续开展红色主题设计作品展、抗战精神主题研讨会等活动,推动抗战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激励全体师生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为服装行业发展和国家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心得分享
用设计语言传承红色记忆
听完思政大课后,抗战先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让我热泪盈眶。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画笔和针线,也能成为传承抗战精神的工具。之前做毕业设计时总纠结于款式创新,现在却有了新方向——或许可以从抗战时期的军装元素、民众支援前线的服饰细节中汲取灵感,把“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通过面料肌理、图案纹样融入设计。未来我想创作一系列“红色服饰”,让穿着者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让抗战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生活。
以专业坚守践行青年担当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这堂思政课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记。以前总觉得抗战历史离自己很远,直到老师提到“把抗战精神与专业学习结合”,我才明白当代青年的“战场”就在日常。服装设计看似是创意工作,实则需要反复打磨版型、调整工艺的耐心,这和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战斗的精神何其相似。之前遇到面料选择失误、设计稿被否定时,我常常想放弃,现在却有了不服输的劲头。今后我会以抗战先辈为榜样,在专业上精益求精,用扎实的设计能力,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从历史中汲取成长力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这堂思政课上有了更具体的意义。作为学生党员,我之前对“爱国”的理解停留在口号层面,直到听到同学讨论“青年党员如何以抗战精神激励成长”,我才找到方向。抗战时期的青年为国家存亡挺身而出,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爱国就是做好分内事——在专业学习中主动探索红色文化与设计的融合,在志愿服务中用设计技能帮助他人。比如接下来学院要开展红色主题设计展,我主动报名参与策划,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从设计中读懂抗战故事,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中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