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学院2025年寒假青年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

发布时间:2025-02-18点击量:

服装设计学院通讯员:王袭)为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服装设计学院组织开展大学生“返家乡”寒假设计实践活动。同学们带着所学、所思、所悟归来,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开启一段以青春书写家乡建设的崭新篇章,用实际行动展现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学子

22服设本科1班冯新元

实践地点

景德镇陶溪川社区

实践感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例如社区消防安全隐患、空巢老人问题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关注家乡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因此,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社区服务作为实践方向,参与活动。

通过参与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和探望空巢老人等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也更加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我用脚步丈量家乡的发展,用行动践行青春的誓言,用汗水浇灌梦想的种子。此次活动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也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

图1 实践现场

实践学子

23服设本科5班杨紫映

实践地点

上饶市信州区朝阳镇王村

实践感悟

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校“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选择回到我的家乡,参与到当地的义警志愿者活动和农家书屋志愿者活动中。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无论是作为义警志愿者还是农家书屋志愿者,都让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心灵得到了洗礼。它教会了我责任、勇气、耐心与爱心,让我更加明白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我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这次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为家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2 实践现场

实践学子

24 服设本科10班熊诗颖

实践地点

九江市浔阳区濂溪社区居委会

实践感悟

寒假期间我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建设和服务活动,为改善社区环境、丰富社区文化、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是社区调研还是志愿服务活动,都需要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这次寒假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是我大学生活中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为社区做出了一些贡献,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收获了成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3 实践现场

实践学子

24服设本科19班张妍熙

实践地点

上高农商银行锦江支行

实践感悟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银行实践期间,参与银行反诈宣传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更是一次深入了解社会、服务家乡的责任与使命。在实践期间我了解到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假冒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的诈骗等。在银行大厅里,银行在业务办理窗口设立反诈宣传点,向来办理业务的顾客发放宣传手册,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我们还设计了互动反诈知识问答与分辨,答对则奖励银行宣传品,吸引了不少大家的关注与学习。

返家乡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乡的联系,也让我明白,无论未来走到哪里,家乡始终是我们心灵的归宿。通过银行反诈宣传,我为家乡的安全尽了一份力,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服务社会、回报家乡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使命,为建设更安全、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4 实践现场

实践学子

24产品本科4班曾志轩

实践地点

吉水县上下老街历史文化街区

实践感悟

虽然这是一个普通的假期,但这个寒假过得却是很有意义的,很荣幸成为2025年寒假上下老街闹元宵活动志愿者中的一员。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活动开始前,我们志愿者团队便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我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布置场地,挂起红彤彤的灯笼,张贴灯谜,准备手工材料和美食。在筹备过程中,我了解到元宵节的许多传统习俗,比如猜灯谜、制作花灯、品尝元宵等,这些活动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能让居民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这次元宵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学会了感恩、团队合作、坚持和耐心,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5 实践现场

服装设计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持续跟进学子们在家乡岗位上发光发热的事迹。这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与责任的担当,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假期,学子们依据自身专业和家乡需要,用他们青春的热情和智慧,在家乡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批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能够在家乡这片热土上,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