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学院通讯员:王袭)盛夏时节,热浪裹挟着青春的朝气,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学院23服设本科14班学生宋岚青,怀揣着服务家乡、扎根基层的赤诚之心,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回到家乡滕州市,走进大坞镇人民政府信访工作岗位,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征程。在这里,她褪去校园青涩,将服装设计专业中精益求精的匠心融入基层工作,以严谨态度坚守信访一线,用温暖服务传递民生温度,用坚实脚步丈量家乡发展,在基层大舞台上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1 会议现场
以“匠心” 守初心
筑牢信访工作“责任防线”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是倾听民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窗口,每一件信访事项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初入岗位,宋岚青便深知这份工作的重量,她从基础学起,认真研读《信访工作条例》等政策文件,将核心条款、工作要求逐一梳理,形成详细笔记并反复琢磨,为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图2 工作现场
面对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复杂信访诉求,起初缺乏经验的她难免感到紧张,但她并未退缩。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沟通技巧、处理流程,将典型案例的解决思路分类整理,不断总结复盘。从协助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诉求,到细致记录信息、规范整理书面材料,再到跟踪事项办理进度、及时向群众反馈结果,每一个环节她都力求精准无误。一个月间,她协助处理十余项信访事项,所有材料整理零差错,用服装设计中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守住了群众诉求的“第一扇门”,让信访工作的严谨性在基层落地生根。
以“温情” 暖民心
搭建干群沟通“连心桥梁”
“信访工作不只是冰冷的记录与传达,更要读懂群众背后的急难愁盼,用真心换真心。”这是宋岚青在实践中最深刻的感悟。一次,两位村民因土地划分问题产生激烈争执,情绪激动地来到信访办公室。宋岚青一边递上热水安抚双方情绪,一边耐心倾听各自诉求,细致记录争议焦点,并不时梳理关键信息,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待双方情绪平复后,她第一时间协助对接镇里的土地管理部门,推动问题进入调解流程。

图3 工作现场
当得知矛盾最终得到妥善解决,村民专程来到办公室向她道谢时,宋岚青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意义。自此,她始终以同理心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用温和的语气缓解群众焦虑,用清晰的思路帮助群众梳理问题,将“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刻在心里。在她的努力下,一本本信访台账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温度的沟通纽带,让群众感受到了来自基层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以“脚步” 探发展
激活家乡振兴“青春动能”
除了坚守信访岗位,宋岚青还积极参与大坞镇政府与团委组织的各类“三下乡”实践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乡村田野、红色场馆、企业车间,全方位感受家乡的红色底蕴与发展活力,让青春在服务家乡振兴中绽放光彩。
7月21日,她陪同青岛科技大学实践队前往大坞镇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鞠躬致敬,聆听先烈们为国家解放、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故事,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随后走进国防科技城,近距离接触先进国防装备,直观感受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大,进一步坚定了“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

图4 参观现场
7月24日,针对夏季溺水事故高发的情况,她跟随镇政府工作人员深入各村重点水域,仔细检查岸边安全警示标识、防护设施是否完好,详细记录水域环境情况,并向村民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溺水自救、互救知识,切实守护家乡群众的夏日安全。
7月25日,她参与“滕州学子家乡行”活动,走进大坞镇洪山口大会战记忆馆、龙阳镇藤县知青纪念馆。在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前,她认真聆听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知青们扎根乡村奉献青春的故事,深刻体会到家乡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更加坚定了用青春力量建设家乡的决心。

图5 参观现场
7月29日,她协助接待枣科乡村振兴实践队,共同走进大坞镇东立里村马铃薯高标准大棚种植基地。在基地里,她详细了解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看到昔日的传统农田如今变成了科技赋能的“智慧农业园”,土豆不仅产量大幅提升,还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她的内心满是自豪,真切感受到家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蓬勃活力。

图6 参观现场
8月7日,在团市委组织的“滕州学子家乡行”活动中,她走进当地三家本土企业,实地观摩智能制造生产线、现代农业产品加工车间、智能家居研发中心,直观看到家乡在多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她毕业后回归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以“热爱” 赴未来
书写青年担当“时代答卷”
一个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转瞬即逝,却在宋岚青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从信访岗位上的严谨细致,到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她对基层工作的价值、家乡发展的变化有了全新认知。她不仅在实务操作中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问题处理能力,更在服务群众、感受家乡发展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责任”与“担当”的理解。
实践结束后,宋岚青获得了中共大坞镇委员会、大坞镇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证书中对她“积极主动作为、态度端正认真、为人谦虚谨慎、工作表现突出”的评价,是对她这段实践经历的最佳肯定。但这份认可并未让她停下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未来,她将继续带着这份对家乡的热爱,把在“三下乡”实践中收获的成长与感悟融入专业学习,用服装设计的专业所长为家乡文旅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用青春力量为家乡振兴添砖加瓦。

图7 荣誉证书
宋岚青的实践故事,是无数“三下乡”青年学子的生动缩影。当青春与基层相遇,当理想与家乡相融,他们以实干为笔、以热爱为墨,在服务人民、奉献家乡的征程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也为乡村振兴、基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