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安全教育周安全第一课防溺水安全主题教育

发布时间:2025-09-06点击量:

服装设计学院通讯员:高亮财为积极响应江西省教育厅2025年秋季安全教育周暨“开学第一课”活动的号召,切实提升师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9月6日,服装设计学院组织全院师生观看了2025年江西省教育厅下发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

图1 观看现场

视频以专业且易懂的呈现形式,深度剖析溺水事故的严峻现状与背后成因。视频中,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真实溺水案例,涵盖野外河流、无人看管的池塘及违规开放的游泳场所等各类高危场景,直观展现溺水事故给个人、家庭带来的沉重灾难,瞬间拉紧了师生们心中的安全弦。

图2 观看现场

在知识讲解环节,视频详细罗列预防溺水的实用要点:从强调严禁独自前往不明水域、游泳务必选择正规场所并携带合格救生设备,到普及日常需留意水域周边警示标识、不盲目自信自身水性等注意事项,为师生们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溺水认知体系。同时,视频还邀请急救专家现场演示溺水急救黄金4分钟的关键操作,如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每一个动作分解清晰、讲解细致,助力师生掌握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技能。

图3 观看现场

本次主题教育能让学院师生从思想上摒弃“侥幸心理”,清晰认知溺水事故的突发性与危害性;而心肺复苏、呼救技巧等实操知识的传授,更能让师生在意外发生时掌握“自救”与“科学施救”的能力,为生命安全增添关键保障。

在老师组织下,我们线上观看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此前我总觉得“防溺水”只是口号,可视频里真实案例让我震撼:一位同龄同学偷偷去野外池塘玩水,不慎坠入深水区,最终失去生命,他父母崩溃痛哭的模样让我心酸。

我还知道了盲目施救很危险,曾有叔叔想救泳池呛水的小朋友,差点被拖下水。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溺水的危险就在身边。今后我定会牢记安全,远离危险水域。

——23服设本科15班 盛海文

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后,我刷新了对防溺水的认知。以前我以为“不去河边玩”就够了,实则不然。

视频里的“六不准”原则,每一条都是安全底线,比如不准私自下水、不准去不熟悉水域等。我还学会了实用的自救方法:落水时要保持冷静,尽量漂浮、露出头部呼救,抓住身边漂浮物。这些知识不是抽象公式,而是能救命的“法宝”,我会牢牢记住,保护好自己。

——24服设本科8班 谢玉强

看完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我不仅牢记知识,还付诸行动。我和爸妈制定家庭“防溺水约定”:去正规游泳馆需爸爸陪同,路过河边绝不靠近。

我还在班级安全角张贴了防溺水小贴士,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不是口号,而是准则。今后我会把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守护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24服设本科11班 刘顺

参加防溺水安全教育后,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安全的重要性。以往总觉得溺水离自己很远,听完案例才明白,危险常藏在不经意间。

老师强调的“六不准”原则,我牢牢记在心里: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不准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假期中,在水边、到水里玩耍、嬉戏、打闹。

今后我不仅会严格要求自己,还会提醒身边同学远离危险水域,让安全警钟时刻敲响。

——24服设本科17班 王钰

通过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突发性与危害性,也清晰意识到“预防”才是抵御这类风险的核心。以往我总觉得溺水离自己很遥远,甚至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在熟悉的池塘、河边短暂停留或玩耍不会有危险,但学习后才明白,哪怕是脚下突然湿滑、身体突发抽筋这类小意外,都可能在危险水域中引发严重后果,必须彻底摒弃“逞强”和侥幸心理,把“远离危险水域”的意识牢牢刻在心里。

——24服设本科20班 黄佳琪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未来日子里,我会把这些收获融入生活,以行动践行安全理念,让生命在每一个水波荡漾处,都能稳稳扎根,向阳生长。因为,唯有守护好生命,我们才能去拥抱更多的美好与可能,让青春的画卷,在安全的底色上,绘就绚丽篇章。

——24产品本科5班 孙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