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学院通讯员:王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引导团员青年感受传统工艺魅力、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 9月 23日 14:00,服装设计学院在图书馆三楼视频视听厅开展服装设计学院“螺钿映山河 青春向祖国”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校团委副书记洪婷、学院分团委书记张敬玲、辅导员孙肖肖以及校团委付烊老师出席活动,24产品本科5 班团支部成员共同参与,活动由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王袭主持。

图1活动现场
奏唱团歌,点燃青春信仰
活动伊始,全场起立奏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激昂的旋律回荡在视听厅内,团员们神情庄重、歌声嘹亮,用饱满的热情诠释着共青团员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拉开了序幕。

图2 活动现场
理论领学,筑牢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理论学习环节,24产品本科5班田家涵同学带领全体团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系列讲话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田家涵结合案例生动解读核心要义,让团员们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中的使命与职责,进一步坚定了守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图3 活动现场
匠心授课,解锁螺钿之美
“螺钿工艺是中国传统漆器装饰技法之一,以贝壳为原料,经裁切、打磨、镶嵌等多道工序,能在器物表面呈现出如同彩虹般的绚丽光泽……”服装设计学院孙肖肖老师以《螺钿:藏在贝壳里的东方美学》为题展开授课。她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讲解,从螺钿工艺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到文化价值,全方位呈现这门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团员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当看到古代螺钿器物的精美纹样时,更是发出阵阵赞叹,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喜爱油然而生。

图4 活动现场

图5 活动现场
互动体验,感受非遗温度
理论学习过后,最受期待的“螺钿互动体验”环节正式开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团员们拿起提前准备好的贝壳材料、胶水、镊子等工具,尝试进行简单的螺钿镶嵌操作。从勾勒图案轮廓到小心粘贴贝壳碎片,大家耐心细致、相互交流技巧,原本普通的木板在指尖逐渐焕发出非遗工艺的韵味。“第一次亲手做螺钿,才知道每一块贝壳的摆放都要讲究角度和色彩搭配,古人的匠心太让人佩服了!”参与体验的团员感慨道,沉浸式的实践让大家切实触摸到传统工艺的温度,也加深了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图6 活动现场

图7 活动现场
心得分享,传递青春感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文化传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从了解每一项传统工艺、每一段历史开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我想把螺钿的色彩和纹样融入未来的设计作品,让传统美走进现代生活。” 在心得分享环节,两位团员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与专业学习,畅谈本次活动的收获与思考。真挚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也让“以青春之力传承文化”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图8 活动现场

图9 活动现场
领导点评,指明前进方向
校团委副书记洪婷对本次主题团日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活动紧扣“文化传承”与“青春担当”主题,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趣味,形式新颖、内容扎实,充分展现了服装设计学院团学工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同时,她也对团员青年提出期望:希望大家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自信融入专业学习与日常实践,用青春行动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图10 校团委副书记洪婷点评
总结讲话,凝聚奋进力量
学院分团委书记张敬玲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本次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是学院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团支部”的生动实践。她强调,服装设计专业与文化传承有着天然的联结,团员青年要以螺钿工艺为切入点,主动探索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尚领域焕发新活力。同时,她希望24 产品本科5班团支部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院更多团员参与文化传承活动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图11 学院分团委书记张敬玲总结讲话
重温誓词,铭记初心使命
活动最后,全体团员面向团旗肃立,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全场,不仅是团员们对共青团组织的郑重承诺,更是对传承文化、报效祖国的坚定表态。

图12 合影留念
本次“螺钿映山河 青春向祖国”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既让团员青年在理论学习中筑牢了思想根基,在实践体验中感受了非遗魅力,更激发了大家以专业所长传承文化、以青春担当服务祖国的热情。未来,服装设计学院将继续创新团学活动形式,搭建更多文化传承与专业实践融合的平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自信,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