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教研室参加2025中国国际设计师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2025-09-16点击量:

(服装设计学院讯 通讯员:徐淑波)2025年9月3日-4日服装设计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徐淑波、苗珍廷、胡穗芳、林良琼四位老师参加由中国皮革协会在上海举办的主题为“时尚新境.智绘未来”2025中国国际设计师高峰论坛暨中国皮革协会设计师工作委员会年会。

图1参会老师

这场汇聚国内外顶尖设计力量的行业盛会,不仅展现了时尚产业的蓬勃生机,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与科技、传统与现代交融碰撞的魅力。当前,在全球碳中和目标加速推进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下,中国鞋包服行业正经历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设计作为连接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核心枢纽,已成为重构产业链竞争力的关键引擎。为了深度释放设计的核心驱动力与无限创造力,引领中国皮革行业时尚设计拥抱智能科技浪潮,探索设计语言、思维与范式的全新进化,并构建一个更具活力、前瞻性与全球视野的设计师交流协作共同体。

9月3日晚7点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致辞,活动以一场视觉设计盛宴拉开帷幕。波兰著名服装设计师Dorota的中国首秀惊艳全场,其作品将欧式优雅与东方韵味巧妙融合;惠安女服饰大秀则用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点亮了舞台。随后举行的中国皮革行业十佳设计师颁奖典礼,既是对优秀创作者的肯定,也彰显了行业的创新活力。当晚的摩登中国时尚之夜,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

图2李玉中致辞会议开幕

9月4日的主论坛围绕“时尚新境·智绘未来”主题展开深度探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领导致辞高屋建瓴,指出设计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其中Dorota Goldpoint关于“可持续优雅”的理念分享——她强调设计师应肩负起环保责任,让美学创造与自然共生。这一观点与学院教学中倡导的绿色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教授提出的“艺术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论断尤为振聋发聩,她通过案例解析证明,只有将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才能开辟时尚产业的新蓝海。

图3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教授

在色彩趋势发布环节,多位国际专家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消费洞察,预判了2026-2027年的流行色系。这种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证实了高校设计教育必须紧跟市场脉搏,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能力。圆桌论坛上关于AI时代原创设计的讨论尤其激烈,与会者既担忧技术冲击会削弱人文内涵,又期待智能工具能突破创作边界,反映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定位——它应是辅助而非替代人类创造力的工具。

图4色彩预测及圆桌论坛

参观国际鞋包服饰展时,众多参展商展示的新材料应用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令人眼界大开。特别是看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案例,更加坚定了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决心。北京服装学院王耀华副院长关于服饰产品流行趋势的研究报告,则为教师科研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5成果展示

作为高校教师,既要坚守艺术教育的初心,又要主动拥抱技术创新,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设计人才。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图6会员颁证

服装设计学院

纺织服装现代产业学院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