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菲:政策速递传播希望筑梦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05点击量:

服装设计学院通讯员:高亮暑假伊始,服装设计学院陈雪菲带着学校的嘱托与使命,回到家乡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对她而言,这场宣传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次用亲身经历传递希望的过程。

“为什么要执着于政策宣传?”陈雪菲常这样问自己,答案在一次次走访中愈发清晰。她深知,在许多家庭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家庭里,“孩子上大学”既承载着期盼,也可能因学费、生活费等压力让家长望而却步。有些家庭甚至因不了解资助政策,误以为“上大学负担太重”,让有潜力的孩子错失深造机会。

而她所做的,就是将国家的关怀精准送到这些家庭中:耐心讲解助学贷款如何缓解学费压力,细致说明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政策如何保障学生在校生活,用真实案例告诉家长“国家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在她看来,这场宣传的意义远超政策本身——它是在为每个有梦想的孩子扫清障碍,让他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接受更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奢望”,让每个家庭都能在政策的支持下,坚定地为孩子的未来迈出脚步。这便是陈雪菲作为资助宣传大使,最想实现的价值。

在返回家乡后,6月28号她来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社区服务中心,与社区的工作人员沟通自己的情况,帮助了社区干部开展了国家资助的进一步了解,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社区的居民和学生了解国家的助学政策,她也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社区干部,以便于后面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她从国家资助的奖、助、贷、勤、补、免,每项政策的细分到具体,力求把国家的资助政策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他们能够从中领会到需要的内容。

图1 宣讲现场

在社区的帮助下她来到了街道学校,为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为学校的孩子“系好第一颗纽扣”。她成长在这个小城市,她深知这座城市的信息封闭,而那不仅是封闭了信息更是封闭了无数个求学孩子的道路。打开学生信息闭塞的大门,让学生未来的求学路充满爱与阳光。

图2 宣讲现场

在高中班主任的联系下,有一位高三的学生向她咨询,这位同学也是美术生,今年可以考上民办大学但是家庭条件有限,同学十分焦虑学费和生活费等方面的问题,班主任也知道她在做这方面的宣讲,给了她一个可以真实地帮助同学的机会,她知道这对她不仅是一个机会,更是对那个同学未来的发展以及给同学更多选择的机会,她为同学着重讲解了助学贷款和贫困助学金,也为江西服装学院的“免”学费政策做了介绍。

图3 宣讲现场

在此次资助政策宣传的社会实践中,陈雪菲对“服务”二字有了更鲜活的理解。当她看到困境家庭的家长因政策讲解而舒展眉头,听到准大学生们眼里重新燃起对校园的向往,那些奔波的汗水、反复的解说都有了沉甸甸的意义。

这场实践让她的责任感愈发清晰:作为曾受助于国家政策的学子,她深知每一项资助背后都是“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承诺。这不仅让她更系统地掌握了政策细节,更让她明白,受助不是终点,而是要带着这份温暖传递希望——就像此刻的自己,用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话语点燃更多家庭的信心。

“感国家之恩,立有为之志”,这不再是一句口号。陈雪菲知道,未来的路里,她会带着这份实践中收获的使命感,既要努力精进专业、成长为有用之才,更要将这份感恩化为行动,持续为需要的人送去光亮,让资助育人的种子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