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学院通讯员:王袭)这个夏天,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学院23产品本科2班的张文沙同学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学以致用的热望,走进马鞍山市含山县文化馆,成为文化宣传岗位上的一名实践者。从校园到故土、从书本到一线,这段旅程既新鲜又厚重。
岗位职责清晰而多元:撰写宣传含山风物人情的文稿,用镜头记录、用剪辑讲述家乡故事,整理归档文化活动资料,并策划主持面向少年儿童的公益文化课堂,把这片土地孕育的独特文明传递给下一代。兴奋过后,如何让文化传播兼具深度与吸引力,成为她反复思考的核心。
真正的挑战在细节中浮现。剪辑宣传遗址文物的短片时,她需要在有限的画面里既呈现历史厚重,又透出当代活力;面对馆藏珍贵却信息模糊的老照片,她必须最大程度还原背后故事。为此,她向馆内前辈请教,查阅县志和地方文化丛书,借鉴新媒体优秀案例,把课堂上学到的传播技巧融入实践。当短片在本地平台引发共鸣、公益课堂上孩子们争相讲述含山传说时,她体会到书本无法给予的成就与价值。

图1 工作现场
融入文化馆日常,更是一场生动的“在地文化课”。筹备“文化惠民”演出,让她直观感受到群众对精神文化的热切期盼;协助整理非遗项目资料,她为家乡民间技艺的精湛与智慧惊叹;聆听非遗传承人娓娓道来昭关史事与凌家滩玉器的千古之谜,每一次交流都加深了她对故土的敬畏与热爱。文化宣传于她而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守护历史、点燃当下、照亮未来的火炬,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滋养精神家园、提升地方软实力的鲜活力量。

图2 开会现场
此次返乡实践,不仅锤炼了张文沙的文字驾驭、视觉表达、活动组织与沟通协作能力,更让她对“文化”二字有了切肤的理解。含山县文化馆为她提供了宝贵平台,让她在服务家乡文化事业中贡献绵薄之力,也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成长。这股清泉般的经历,正源源不断为她注入前行动力。她相信,未来将有更多青年学子响应“返家乡”的召唤,回到各自故土,在不同岗位发光发热,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在奉献中体悟责任与担当,用青春共同绘就家乡精神家园的新图景,为未来注入不竭的文化动力。